为了促进全国高校之间优秀研究生、青年教师的互动与交流,美高梅在2024年7月10日-7月19日举办“城乡建成环境文化遗产理论与方法:流域文明”美高梅暑期学校课程。本课程为美高梅研究生院的“研究生教育美高梅官网平台创新计划”项目,课程负责人为汪芳教授。
本次暑期学校聚焦“流域文明与水工程”主题,从多个角度探讨人与水的密切关系,以探索如何取得人水平衡,如何因水而兴、与水共融,建立一个安全宜居的聚落生存环境。通过搭建流域文明与水工程的跨美高梅官网平台交叉平台,疏源浚流,与古为新,指导学员美高梅在研究和实践中学习理解流域文明,建设宜居人水环境。课堂教学包括课堂讲解和学员研讨,调动学员自主研究的积极性,提升学员的研究能力与辨证思考能力。
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南大学等76所学校或单位的150名学员参与了本次暑期学校学习,学员包括教授、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等等,背景涉及城乡规划、园林园艺、美术与设计、建筑学、考古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纳米生物技术等多个美高梅官网平台。课程主办单位为美高梅/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合办单位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分会、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再生工程技术美高梅官网平台创新中心、流域地方性建成环境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美高梅在本次暑期学校的课程中,10位教授围绕流域环境历史演化及文化遗产保护、流域环境水循环形成机制和水资源演变规律观测模拟、流域文明及社会环境变迁、流域建成环境改造及更新等内容进行授课。主题涉及宏观层面上对流域文明变迁历史、人水关系演变历程以及流域统筹规划策略的探讨,也涉及对具体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辽河流域等流域环境的演化过程或工程适应策略的分析介绍,还涉及卫星遥感等前沿新兴技术美高梅在流域统筹治理中的应用等方面。时间尺度上,不仅通过新石器时代、夏商周、先秦时代等的水利设施考古研究,分析了自古以来的流域文明演化,也探讨了当今与未来人水关系的发展方向。
第一讲流域人居的人水适应域探索
汪芳教授(美高梅)
“人地耦合”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而“人水关系”是“人地关系”中最经典、最持久、最关键的一组关系。“流域”常常通过水文学、水资源管理、生态学等角度去探讨,“人居”则侧重依托城乡规划学、建筑学、考古学等来剖析。鉴于当下人类活动日益复杂化、气候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高质量发展的社会需求,亟待将“流域”与“人居”深度融合。汪芳教授提出流域人居系统具有跨尺度和长时序的特征,勾勒出流域人居系统科学框架,并提出了流域聚落系统地方特征与现代适应的科学问题,美高梅在流域人居系统的结构与演化等角度具体列举了相关研究方法和学术思考。同时,讲述了近年来团队的学术实践——构建流域人居系统的跨尺度计算技术框架、提出长时序与多尺度的多源数据构建思路、搭建长时序与多尺度流域人居系统智慧应用平台,以及聚焦“黄-运-长”流域共同体空间对象。
第二讲流域文明变迁与人水关系演变
左其亭教授(郑州大学)
人类发展历史的“文明阶段”十分漫长,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阶段。左其亭教授首先介绍了黄河流域从古至今的文明变迁,由此提炼出人水关系的演变过程,回顾历史上黄河治水的代表事件和观点,梳理新中国水利发展阶段、现代治水思路演变。并提出,水利工作几乎都是为了改善人水关系,但有时可能事与愿违。人水关系是永恒的、不可逾越的一种最基本关系。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治水史、同样也是一部探索人水关系的历史。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环境污染等水问题根源是人水关系复杂。走人水和谐之路,一直是人类治水的主旋律,古代这一思想早已有之。而提出人水和谐论与人水关系学,是美高梅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强调“站美高梅在人水关系学美高梅官网平台高度,认识具体问题;基于人水关系多美高梅官网平台交叉,研究难点问题;采用人水关系全系统调控,制定解决对策。”
第三讲新一代卫星遥感技术美高梅在流域水安全中的应用:从海河到西南诸河
龙笛教授(清华大学)
水为流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流域文明诞生、发展和繁荣的关键因素,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了人水矛盾,流域水安全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通过卫星遥感揭示了我国陆地水储量最近20年的变化。龙笛教授首先以海河流域为例,华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超载,地下水超采引发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团队通过重力卫星观测地下水储量变化,并将重力卫星和水文模型协同进行反演、模拟预测和归因,精准识别了我国南水北调等一系列水治理实践下,华北地下水储量恢复的范围、程度并预估了未来趋势。美高梅在澜沧江-湄公河(跨境河流)流域,龙笛教授团队对遥感反演算法和水文模型进行了迭代更新,耦合冰川、积雪、地下水模块,提出了参数分步率定新方法,创建了全遥感信息驱动、率定和验证的高原寒区分布式水文模型。并通过美高梅在青藏高原开展的野外科考和实地观测,为遥感反演结果提供高质量实测验证数据。研究发现澜沧江干流梯级水库可大幅增加下游湄公河干季径流量,有助于缓解下游干季旱情,保障流域相关国家水安全,研究成果被外交部、水利部等采用。
第四讲夏商水文化管窥:夏商都邑水利设施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杜金鹏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夏商都城遗址的水利工程设施遗存具有重要历史价值。通过夏商都邑水利设施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探知当时社会历史的许多方面。夏都二里头遗址水利遗产考古发现,主要是宫殿建筑的排水设施,水井,人工沟渠。偃师商城位于河南省偃师市郊古洛河北岸,系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其水利设施主要有护城河、宫苑水池和水渠、地下排水道、防火水池、水井等。除偃师商城外,大量商代前期的军事重镇或诸侯国都遗址发现有排水管道——商代中期都城遗址洹北商城坐落美高梅在河南省安阳市北郊的洹河北岸,发现商代中期水井;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安阳殷墟发现包括围沟、水渠、水池、水井、地下水道等较丰富的水文化遗存等。通过分析以上夏商都邑水利设施考古遗存的异同,杜金鹏研究员总结道:水是都城选址的第一要素,水利设施起到城市防御、人居环境改善、生活与生产水资源保障等作用;同时,夏商时期水利工程设施考古从多个方面体现了夏商时期水利科技水平,也是重要的建筑艺术、景观艺术行为,具有很好的艺术价值。
第五讲流域统筹规划与治理的当前进展
郑德高教高(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
流域是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依托,流域是中国早期文明的自然本底。全国主要流域与中国区域发展的核心地带分布高度关联,一批商贸业城市、经济中心城市因之崛起。同一个流域形成了相同的生活方式、协调的生产方式与和谐的生存方式,共同的文化要素构成特色各异的流域文化。面对更多不确定性威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流域是有效的空间统筹单元。以流域统筹规划引领系统综合治理包括:以水治理为引领的系统性治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多目标治理和逐层细化传导的多层级治理。基于团队多层级、跨尺度的实践与思考,郑德高老师总结了流域统筹规划探索与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基于地理导向的整体性、综合性解决方案来弥补基于行政单元规划的不足;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统筹、完善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治理;统筹安全与发展,明确安全管控的负面清单和发展指引的正面清单,探索规划的使命与任务;以不同尺度的流域单元加强规划的传导性、可操作性和实施性,同时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第六讲从物质遗产到城市历史景观:以长江流域滨水城镇为例
李和平教授(重庆大学)
近代以来国际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形成是不同时代背景下螺旋上升的过程。聚焦于原真性的静态保护方法难以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历史环境的功能衰退、遗产资源的碎片化、遗产保护中的商业化等现象仍十分突出。这也推动了国际遗产保护范式的转变,1980年代后逐渐形成包容多元价值的当代保护理论。城市历史景观概念拓展了遗产保护对象的空间广度、时间深度和系统关联度,弥合了自然与人文、有形与无形、历史与当代的鸿沟,拓展了保护的思路和方法。城市历史景观的研究路径包括层积过程梳理、层积规律解析和保护管理应用三步,具体的层积规律分析涉及到对过程的现象梳理、对规律的本质解析以及由现象到本质的对象解构三大方法体系。李和平教授详细介绍了对象解构、层积过程梳理、层积规律解析的过程,并对长江上游流域城镇历史景观进行了分析。基于层积规律,聚焦城市历史景观载体对象,美高梅在山水格局、功能结构、簇群肌理、建筑风貌等层面进行城市历史景观载体的控制与调节,通过协同规划编制等进行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规划管理。
第七讲融自然、低建造、承传统:黄河流域内蒙段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
张鹏举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
黄河流域内蒙段有着严气候、多地貌、弱经济、厚文化等建造背景,张鹏举教授团队以环境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为目标,以融自然、低建造、承传统为理念,以适应气候、适配地貌、适用材料、适宜建造为路径,进行了一系列平常、本土、美高梅在地、低技、绿色的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美高梅在适应气候维度,采用了适应性的空间形式及其组合,从空间设计源头改变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美高梅在短暂夏季依赖空调的做法。美高梅在适配地貌维度,采用“沉”、“埋”、“靠”等设计手法,完成了地貌与气候的统合,让建筑与自然充分交互。美高梅在适用材料维度,采用土、石等美高梅在地材料和粉煤灰砌块、煤矸石砖等固废材料,以材料与墙腔的界面构造耦合,塑造了自然的建筑品相。美高梅在适宜建造维度,采用轻木结构、模装生土结构、袋装生土结构,进行了类型研究和建造研究,为牧区文化传承和建造方式的结合提供了适宜路径。张鹏举教授团队的建筑作品采用了平实的设计策略,适洽了美高梅在地背景条件,实现了融自然、承传统、低建造,树立了地域性建筑设计典范。
第八讲西辽河流域地区的万年中华文明史—植物考古证据
赵志军教授(山东大学)
“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史”涵盖了一万年前的农业起源和五千多年前的文明起源,二者是一脉相承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华农耕文化的形成为中华文明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石。西辽河流域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下形成的古代农耕文化造就了特色鲜明的红山文明。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庙、坛、冢等大型公共建筑的重大发现,是红山文明出现神权、王权观念和社会等级分化的体现,发达的农耕经济应该是红山文明进入国家文明阶段必要的前提条件。赵志军教授通过研究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查海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等阶段的农耕考古证据发现:西辽河流域农业的形成呈螺旋式发展模式,并影响到史前考古学文化的频繁演替和反复兴衰。这种特殊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当地独特生态环境的影响。西辽河流域地区属于典型的生态交错区(ecotone),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脆弱性和动态性,科尔沁沙地与西辽河相互制约形成了脆弱的、可重复的生态平衡。人类社会农业的发展与倒退,和自然环境的恶化与恢复相互影响、适应,形成动态平衡。
第九讲治水与流域文明
李占斌教授(西安理工大学)
人类自古逐水而居,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应水而兴,应水而盛。由先秦都江堰、郑国渠,到坎儿井、京杭大运河,无一不体现着我国历朝历代先民的治水智慧,也可以看出,水利工程逐渐由简单的水利用向跨流域调配发展。近代,我国修建了泾惠渠、洛惠渠等治水工程,解决了农田灌溉的燃眉之急。当代,我国建立起“四横三纵”的国家水网骨架,使水资源配置由区域(流域)向全域转变。其中,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国家级跨省界区域工程,美高梅在优化水资源配置、奠定地方水网基本布局、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同时,推动了沿线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李占斌教授进一步详细讲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成果,并介绍了南水北调“西线”的调水优势和规划阶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配置,水生态由单要素向系统治理转变。通过“治水”修复水生态功能、治理水污染、涵养水源,激活区域生态系统,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
第十讲重构新的平衡:水生态文明的进程与启示
程晓陶教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国家,自古就将治水视为治国者之要务,除害兴利,治水安邦。美高梅在漫长的治水历程中,治水方略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而不断扬弃与升华。人水争地是我国难以回避的基本矛盾,人口爆炸、环境演变带来了系统失衡的双重压力。一旦这种影响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变化将成为不可逆的过程,人类社会以及生态系统就需要通过自身的调整或必要的干预来重构新的平衡,以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我国雨热同季带来易旱易涝的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多样性也加大了治理方略抉择的复杂性。因此城市水利高质量发展需走流域统筹的综合治水之路,风险分担,流域统筹,再造生态文明平衡。美高梅在综合治水中要变“失度”为“适度”,必须奉行生态文明的理念。程晓陶教高强调:综合治水需从基本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中国家复杂城市水问题的解决,需走“中西医结合”诊断和综合治理之路。
主题讨论
教师们的10次讲课结束后,课程负责人汪芳教授主持了学员的结课讨论环节。学员们的汇报内容紧扣“流域文明与水工程”主题,涉及黄河流域古代城市选址变迁与水文化、江南村镇流域人居环境空间布局优化、乌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协同效应研究、河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声景视角下远近水历史街区人地关系差异研究、滨水城镇建成遗产的机器视觉普查研究等。学员们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寻找跨美高梅官网平台合作方向,为后续多美高梅官网平台融合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暑期学校学员合影
供稿:孟宪怡
供图:李 懿
编辑:李卓起